近年来,随着人民群众个人储蓄持续增加,民间投资活动日趋频繁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投资理财、农村会社、养老保健、房地产开发和虚拟货币、消费返利等名义,利用群众急于投资获利心理,以“高利息、高回报、低风险”为诱饵,进行非法集资。一些被蒙蔽的群众受高息诱惑,倾注了大量积蓄参与投资,最终血本无归。

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,提醒广大群众远离或不要参与他人开展的以下几种行为,避免踩入集资陷阱:
一、通过互联网进行投资、理财,但不知借款人情况的;
二、以会社名义开展借款、存款后从事放贷的;
三、以个人名义向群众大量借款后从事放贷的;
四、以养老保健名义设立项目吸收资金的;
五、以签订购房协议名义集资但设定期限、利息的;
六、以销售虚拟货币名义集资并承诺上涨后回购的;
七、以消费返利名义诱惑群众投资、购物的。
钱生钱,有陷阱,存款、投资理财可找正规银行。
珍惜自己的血汗钱
保卫父母的养老钱
守住子女的读书钱
滑县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